全球观速讯丨沉痛悼念老报人田增科先生

来源:语文报社 2023-06-25 15:04:14

语文报老报人田增科先生,因病医治无效,于二零二三年六月十七日在北京医院逝世,享年八十九岁。


(资料图)

田增科,1934年生,祖籍河南洛阳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,北京作家协会会员。大学毕业后,做过教科书编辑,做过 35 年大中学教师,终生从教,桃李同春。上世纪80年代,兼任《语文报》北京分部编务。著有文学家故事《曹雪芹》,散文集《风雨同行》《新柳集》等。

老报人田增科先生千古

谦谦君子毕生桃李满天下

赫赫令名无量睿德归道山

——语文报社痛挽

【写在语文报社建社40周年】

《语文报》的魄力与魅力

田增科

2018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,就从网络上看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的第三届全国“百强报刊”推荐名录,《语文报》依然榜上有名。这已是第三届了,连年获提名、受褒奖,是国家,更是广大读者对这张面向中小学生的专业报纸莫大的鼓励与肯定。

今年是语文报社建社40周年,作为它初创期的老朋友、“老报人”,我深感欣慰。上世纪80年代,为它催生,为它奔波,诸多往事,萦于心头。《语文报》贴近读者,它坚守文化的高品位,不跟风,不媚俗,以自己独异的魄力与魅力,立于报刊之林。它始终保持一汪清水,一方净土,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,做广大青少年最亲密、最诚实的朋友。

万事开头难。为促进语文教学改革,迫切需要办一份语文报刊,是1978年教育部在香山召开的中学语文教材座谈会上,代表们提出来的“共识”。
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由谁来举斧开山,担当开拓重任呢?北京为首都,大家寄希望于北京一家教育教学机构。该单位代表应命回去向领导做了汇报,却遭到了婉拒。理由是一切尚待恢复,人手少,顾不上。

这可急坏了倡议的主要提出者,山西师大教师代表陶本一。会议间隙,他约上新结识的同道杭州张春林、北京陶伯英,一起去北海公园,柳荫下,边饮茶边海聊。陶本一,华东师大读书时,就是一位“领军人物”,学习好,担任校学生会学习委员;爱文艺,担任话剧队队长。他激昂陈言,认准的事,要做则做,实在没有人挑头,我们山西师大站出来。人皆曰不可,吾往矣!山西不愧为老区,他回校向领导汇报后,得到了老书记、老校长的全力支持。1978年,首先编辑出版了《语文教学通讯》,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备课的帮手,送去了及时雨。继而酝酿为学生办报,涵盖更广的受众面。1980年,陶本一再举拓荒大旗,筹办《语文报》。

敢担当,有魄力,还应知己知彼。山西闭塞,临汾又是个小城市,于组稿联络,确有不利一面。可它小有小的好处,船小好扬帆,桥头好转弯。身在山西,可以立足全国。嘤嘤求友,必能招来凤凰。

他首先认准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长春几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,拜师访友,聘请当地知名教师、学者,组建起编辑分部。如此格局,很快把一盘大棋走活了。

回忆最初的几期稿件,就是充分放手,全国组稿。以几个分部为主体,分头编起,然后汇集总部,适当调配,一下子好几期的稿件都有了。北京的丰赡、上海的新锐、杭州的清丽、东北黑土地的朴厚,文汇百川,百花竞放。创刊号以它刚健、清新的面目,送到了读者手中。大出预料,初版,加印,再加印,累计发行达78万份,高峰期达196万份!编辑部收到大量来信来稿,学生们对这位新朋友相见恨晚,爱不释手。苏北一位民办教师来信说:“读了《语文报》,我感觉世界更大了。”这应是读者最高的赞誉,最贴心的回声。

《语文报》的魄力与魅力,在于它选文必文质兼美,版面必醒目大气,名家的“千字文”,学者的“今日谈”,老教师的寄语,小读者的习作,期期出新,山阴道上,美不胜收。它站得高,谋划远,敢于在上世纪80年代初,就率先举办读书评书活动、作文比赛、语文知识邀请赛,以及推动以中学生为主体的读书活动。它适时提出“大语文”观念,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社会,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,担责助力,小报办出了大格局。

即以“评我最喜欢的十本书”活动为例,举办数届,评出的优秀读物不下数十种。学生们多读书、读好书蔚然成风,增长了知识,开阔了视野,提高了品位,滋润了心田。

为了搞好这项活动,我曾在北京专访过时任团中央分管文教的书记高占祥,老作家吴伯箫、严文井。

高占祥书记对我们开展读书、评书活动极为赞赏。他回忆自己苦难的童年,9岁当童工,没得饭吃何谈读书?没有裤子穿,有时就捡一条破洋灰袋围在腰间。解放后,进了人民的工厂,才有了学习机会。如饥似渴,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读书,念夜校,上夜大,是党的培养和自己孜孜不倦的坚持自学,才能够站到今天这样的岗位上。我把他的一席话写成访谈录,刊登于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。作家严文井也是出了名的自学成才大家。他以切身经验,为《语文报》撰写了《谈读书》一文,殷殷寄语今天有学上、有书读的孩子们。

读书需要引导,评书也有个导向问题。躺在病榻上的吴伯箫先生,再三嘱咐,不能只推荐文学书,还要推荐人文历史、科学普及方面的优秀读物。视野要宽,胸怀要广,语文要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担起责任。他是作家,更是教育家,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,他的话语重心长。记得我们评出的优秀获奖读物中,就有为革命志士、爱国科学家立传的《有骨气的中国人》,有鼓励奇思妙想,开拓青少年发明创造之路的《科学发现纵横谈》,以及《上下五千年》等。

举办“作文比赛”,更成了《语文报》历年唱的一台大戏。报纸开辟“发表园地”,报社还一度创办了主要刊登学生习作的期刊《中学生文学》。从这块园地,走出了新一代的作家、编辑家、著名教师、学者。

还有一段佳话值得一说。儿童文学作家罗辰生,原是一位小学教师,家境困难,高中毕业未能上大学。后来,他开始课余进行文学创作,朴实、勤奋,生活底子厚。几年时间,他的小说屡屡获奖,《吃拖拉机的故事》《“大将”和美妞》,都在儿童文学界获得了好评,是棵好苗子。武汉大学开办作家班,北京市文联给他争取到一个名额,而学费须自筹。他工资低,老人生病,家庭负担重,一时筹措不到钱。他跟我曾有师生之谊,便来诉说苦恼。恰《语文报》副总编徐同在京,知道后,给我留话说,回去跟本一商量一下,或许会有办法。后来,真的是《语文报》帮他解了燃眉之急。他深怀感恩之心,于1984年写出中篇小说《神童下凡》,专程送交《语文报》连载,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。

1985年举办“16城市语文知识邀请赛”更是开风气之先。当时已担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的陶本一,亲自来北京坐镇。他拜访老教育家,并与专家组一起命题,参与场地的布置、音响的调试,事事躬亲。为了省钱,他与一般工作人员一同住在西城一家旅店里,市声嘈杂,而他又有失眠的毛病,一天到晚连轴转,疲惫不堪。我看他实在可怜,便约他到我家去住。虽然我家住房窄狭,但位于龙潭湖畔,还算清幽。我把孩子送到姥姥家暂住,把一间仅五平米的儿童房腾给他,一桌,一椅,一床,他竟满意。待活动结束,孩子从姥姥家归来,发现枕头底下放着一盒精致的巧克力。陶本一——陶校长童心不泯,谦谦君子之风。

我衷心祝愿语文报社的后来者坚守初心、把握方向,将《语文报》愈办愈好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非家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